芯片股暴跌, 市场对美国“芯片法案”投出否定票
披着“科学”外衣的芯片法案芯片法案,透露的芯片是冷战思维。
当地时间8月9日,股暴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跌市试图通过大规模的场对资金投入来增强美国半导体制造和科学研究,提振美国的美国科技竞争能力。
这部披着“科学”外衣的投出法律,本质上是否定对科学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粗暴干预,并且具有浓厚的芯片法案冷战意味。
就在该法案签署当日,芯片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股暴其中半导体板块领跌,跌市特别是场对英伟达、美光科技跌超3%。美国这是投出市场对逆全球化行为,最直接且明确的反应。
作为一部涉及高达2800亿美元授权的法律,《芯片与科学法案》是一部典型的逆全球化法律,其中包括对美国芯片制造业的生产与研发提供500多亿美元的补贴。
就数据来看,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业中的份额,从1990年的37%稳步下降到现在的12%左右。这是市场的比较优势发挥作用的自然结果,也是世界相互依赖与合作进步的正常现象。
而《芯片与科学法案》,则以政府直接干预的方式介入产业发展,不惜违背市场规律,其旨在维护美国单方面的科技霸权。只是,市场并不买账。
最令人震惊的是,该法案有明确条款规定禁止获得美国联邦资金补贴的公司在中国增产先进制程芯片。这种明确的排他性政策,目的明确——推动中美之间的芯片产业脱钩。台积电、三星、英特尔和美光等,这些在中国和美国同时设有半导体生产和研发工厂的“芯片巨头”,将面临在中美两国市场之间选边站队的巨大压力。
《芯片与科学法案》不仅将直接给这些企业造成巨额的财务损失,并且对当前已经备受供给不足折磨的芯片消费市场造成进一步打击。
本是促进美国本土芯片制造的“芯片法案”,却无法阻止半导体股集体颓势,这委实太尴尬。9日当天费城半导体指数最深跌超170点或跌5.7%,接连跌破3000和2900点两道整数位,收跌4.6%,已连跌三日,至7月26日以来新低,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美国政府在科技领域进行大规模投入,与冷战大背景下对苏战略竞争的烙印有关。《芯片与科学法案》就是不惜代价来加强美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实力,同时遏制、限制西方科技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与合作。
但这种要求企业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做法,并非纯粹出于科技竞争,而是隐含着对华新冷战的目的,本质上是一种反市场的行为。对于美国本土芯片企业来说,全球化之路被强制中断,市场的暴跌已经说明了问题。
《芯片与科学法案》能在实践中产生多大的效果,或许尚需要时间检验,但其背后所透露出来的冷战思维却值得警惕。这种思维的重点不仅在于增强美国自己的实力,同样重视给予竞争对手直接打压。
中美科技竞争并不可怕——事实上这种竞争反而会促进科技领域的良性发展,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它所推动的两国之间的“科技脱钩”和对两国战略关系的重新塑造。
不同技术路径的区域全球化,将沿着地缘政治的分裂线分别展开。这不但会大大加剧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本,降低效率,而且还会被动地改变产业格局,对全球经济带来不可预期的挑战。市场的暴跌,只是一个最直接的反应而已,后续的不良影响会慢慢显现。
围绕芯片研发与生产的竞争,也不再是纯粹的产业和科技之争,而成为地缘政治竞争的一环。
可以预见,《芯片与科学法案》限制别人的同时也会堵死自己的发展之路,不会让美国本土芯片企业真正受益,同时也只会进一步激发中国坚定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心和信心。
□梁亚滨、孔志国(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
(责任编辑:知识)
- 快被瑞幸追上了!星巴克疯狂打折促销,在抖音卖一分钱兑换券却不认账
- 湖南省张家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用文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浪姐3》难保芒果超媒荣华富贵?广告收入下滑三成,会员费年内提价两次
- 美国8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意外走高 价格压力有所缓解
- 中欣晶圆头“顶”两起诉讼闯关A股
- 从大手笔拿地到变身“小股东” 北京兴创投资“画风”为何变了?
- 企业家重回高校:浪潮集团原董事长孙丕恕回山东大学任职
- 戴恩国际涨超10%,菲利普斯66提出以34.75美元/股的价格收购该公司
- FF第三季度减亏 宣布完成生产制造第六个里程碑
- 长春高新闪崩 葛兰又被拖累了?公司回应:经营正常
- 太抢手!“年薪百万不是梦”,新能源研究员成机构新宠!上市公司也大玩跨界,还记得当年的TMT?
- 受降雨和地质灾害险情影响,北京公交这8条线路停驶
- 研究生嫖娼被开除后起诉学校,一审宣判!
- 早盘:联储官员讲话后美股走低 道指下跌100点